欢迎在线点击下面下载(文章更新时间2013年4月7日)
反 躬 自 问

我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今年4月底,我从辽宁出发去了海南三亚,7天后经湖南长沙返回辽宁。6月底又从辽宁出发去浙江温州、舟山一带,经河南郑州又去甘肃、青海到达西藏拉萨,20天后又返回辽宁。这次旅行路线贯穿中国东、西、南、北,主要目的是观察沿途山区的林木生长情况和植被的发育保护状况。沿途到处能见到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及“封沙育草”等字样,这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实际的客观情况,并不像主观愿望那样乐观。原因很简单,这些山地原本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被砍伐之后,由于没能及时补栽,其植被遭受巨大的破坏。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层变得很薄、贫瘠了。这样的自然环境,无论是人工植的树,还是自然生长的树,都长不大,被称为“小老树”,成活率很低,而且还经不起病虫害。这样的山区看上去也是绿油油的,也可以统计在森林覆盖的面积之内,但是其经济价值却很低,多半只能起到绿化观赏作用,涵养水分的能力也很低。像我国的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年降水量都在1500毫米以上,可是春天照样发生旱灾,夏天照样发生涝灾,其原因就在于此。至于我国西部的情况,那就更加不如人意了。除了土壤贫瘠之外,气候干旱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
我有这样一个看法,“封山育林”是一个消极的做法,等待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是50年、100年、200年,还是500年、1000年。照这种办法做下去,大多数山区一万年也育不成林,也产生不了多大的经济效益。这里的道理也很简单,在这些山区,新的土壤形成,特别是保存下来是很慢、很难的,要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才能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这也许会更好些。我曾经设想过,我们可以仿效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广西桂林龙脊壮族月亮田和金坑瑶族月亮田的做法。在山坡上建造梯田槽基,然后再填入50厘米左右的人造土壤,每年再施有机肥,我相信要不了几十年,这些山区都会长成茂密的树林。由于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从低等的微生物菌类、苔藓、地衣到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高等植物都能生长起来,形成共生共荣的动植物群体,逐步形成亚热带或温带雨林,逐步恢复自然界本来的面貌,而目前的“封山育林”,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这次旅行,更加坚定了我的一个观点,治山(绿化)、治沙都必须先治土。先治土就是先造土,土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要想发展农业,要想解决粮食自给问题也要先治土,这里的治土指的就是人工制造土壤。
谈一谈我国的农业状况
我们谈农业就必须谈粮食,谈粮食就必须涉及到耕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于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12亿吨。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余,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使我国目前的人、畜及工业用粮,有了基本保障。然而,在以后的4年中,由于粮食连年减产,到2003年竞减到4.3亿吨,净减产8200万吨,即下降了16%,这充分表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与不稳定性。现在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大约是5亿吨,或者说略低于5亿吨。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新增加人口1000多万。新增粮食供应量400-500万吨,10年累计下来就是4000-5000万吨。粮食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这不能不引起各方的严重关切。 
在我国经济的各部门中,农业是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作为战略研究,我们必须深层次地解剖我国农业中的问题,要居安思危,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农业潜伏着的严重危机,解决得不好,它势必要拖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腿,甚至会引发社会不安定,这决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
按照国际上每人400千克的最低需粮标准计算,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量为5.2亿吨,今年我国预计生产粮食4.45亿吨,少了7500万吨。2004年我国进口粮食的配额是:小麦963万吨(另有说9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大豆1650万吨、合计3865万吨。2003年我国出口玉米1600万吨。2004年我国预计出口玉米800万吨。我国小麦和大豆出口量是很少的。2004年我国食用植物油缺口是600万吨,按20%的含油率计算,相当于进口大豆3000万吨。2004年国际市场上今年的大豆贸易量仅为2630万吨,每吨大豆价格升到3600元以上。我国政府已经公开表示,2004年中国粮食缺口3750万吨。上述数字是可靠的,都是我国政府发布的。
欧洲人均牛奶230千克,亚洲人均牛奶40千克,日本和印度人均牛奶80千克,中国人均牛奶略高于10千克。美国有912万头奶牛,年产奶量7688万吨。印度1992年有2.89亿头牛,2002年产奶8500万吨。中国有800万头奶牛,年产奶量1400万吨(另一说1700万吨)。中国计划2010年人均牛奶达到32千克,即年产奶约4300万吨。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牛奶是用粮食换来的,连人的口粮都要进口,哪里会有多余的粮食去发展畜牧业。对于发达国家,一般50–70%,最高90%﹙如荷兰、法国等﹚的粮食用来发展畜牧业,这一点我们无法与他们相比。
谈到耕地,我国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2002年我国有耕地18.89亿亩,2003年为18.50亿亩,2004年的提法是农业播种面积不低于15亿亩。这就是说,正如学者们所预测的那样,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向其底线16亿亩逼近,而且比人们预料的还要快。我国大概还有1亿多亩的可耕地,又多半分布在边远地区,一般土质不佳,再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美国有57.1亿亩耕地,美国200万农业人员生产的粮食与中国4亿人生产的粮食一般多。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农业大国,它的农产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一半。俄罗斯与巴西的农业后备资源与美国不相上下,人家都没有粮食安全问题。印度的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的1/3,但它有一半面积适合农业耕种,现有耕地22.68亿亩,人均耕地2.83亩。我国人均耕地约1.43亩,我们正向人均耕地1亩的地步迈进。我国有近5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主要是靠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取得的,其次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我国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接近美国水平,大约高出印度1倍。以水稻为例,中国﹙1亩﹚单产是417.7千克,印度为194.3千克,假如印度的水稻也提高到中国的水平,说不定印度会成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
我们所说的严重性,不是现在的和平时期。现在还好,不管国际市场上粮价如何波动,还是能买到粮食。如果是战时或者遇到自然灾害,恐怕用黄金也换不到粮食,13到16亿人的嘴巴搭在外国人的肩膀子上,那种滋味好受吗?到那时候西方产粮国家不用使用“粮食武器”,我们自己也会感到直不起腰来。我把话说到这个地步,还看不出我国农业问题的严重性吗。
中国农业问题如此严重,外国学者和中国农业专家对此有何见解
谈到外国学者,我首推总部设在美国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及创始人莱斯特·布朗。此人非常关心中国的粮食状况,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文章。他写的书,虽然语言有时显得夸张与尖刻,但语言明快,不遮遮掩掩,敢讲实话令我十分敬佩。他希望中国好,也希望中国能成功地解决粮食自给问题,但他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整个基调是悲观的。如在他写的一本《谁将养活中国》的书中说,中国粮食生产难以再增加,到2030年粮食缺口将达到3.69亿吨,占需求的57%,不仅中国无法养活自己,世界市场也负担不起。2004年3月11日,布朗先生在1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正越来越无力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它将被迫转向国际市场,每年进口3000万吨到5000万吨粮食。报告说,中国的谷物下降了7000万吨,相当于加拿大的年产量,中国向全球市场求助,它必将向掌握全球粮食出口的美国求助,从而形成一种史无前例的地缘政治局面,即13亿中国消费者与美国人争粮食。
中国的农业专家也认为,中国粮食需求将长期大于生产能力,但是缺口不会像布朗说的那么大。布朗认为中国人均需求粮食是500千克,而中国的农业专家认为应该是400-500千克 ,这样粮食缺口就降下来了。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国际贸易,用我国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粮食,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必须适度。接下来中国农业专家就用模糊性的语言说,中国粮食前景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效力和农民对市场及政策的反应。中国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始终如一地放在立足国内实现粮食供需平衡上,因此会非常谨慎的处理可能出现的粮食供求缺口。其实说白了,中国专家对中国农业前景也是悲观的,只是在表达方式上不像布朗先生那样直截了当罢了。因为这些中国农业专家也没有什么高招,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去解决中国的粮食自给问题。
接下来,我援引三家中外媒体的报道。2004年5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说,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中国2003年水稻、玉米和小麦产量下降至4.01亿吨,与1998年创纪录的4.86亿吨产量相比,下降了18%,去年中国消费的粮食比它生产的粮食高4000万吨…它已经是美国大豆主要的买主…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政治影响显然让中国领导层感到忧心忡忡。2004年8月26日,英国《卫报》说,尽管北京的领导人担心粮食越来越依赖进口,特别是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从战略上来看使自己容易受到攻击,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进口粮食是合情合理的。另外,2004年8月10日,中国《农民日报》写到,我国60多所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这个弱质产业的影响下,其生存状况不佳,为此有些学校疑虑重重,甚至要求更名,“农业院校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一时成为近日“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焦点话题。从这些报道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外专家与学者,中外主流媒体,都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前景没有信心。大家都拿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甚至连学校的名字都要改掉,在这种悲观情绪笼罩之下,中国的农业怎么能向前发展呢。中国农业专家所说的“我国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指的是什么,难道指的是蜂蜜、茶叶、水果、蔬菜、花卉,还是水产品。不管农业专家指的是啥,由于中国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欧盟和日本到处设卡,这使得我国的“优势”大打折扣,中国农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农产品贸易出现赤字就是证明。
我对中国的农业及粮食生产前景的看法
我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及粮食生产前景是持积极的乐观态度,我真想用“中国新农业”、“中国第二农业”这些新创造出来的名词来形容与描写。我与中外专家、学者们的根本分歧在于观念上的不同。他们依据《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传统观念,自然得出粮食生产是有限的结论。又根据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必然导致粮食不能自给的后果。我认为中国人现在已经掌握了人造土壤技术,《土地资源不是有限的》了,中国政府将有能力做到按照国家需要和大国意志,有计划地增加土地资源,也就是扩大人造耕地面积。我曾经设想过,如果中国每年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20年后我国有这种财力),造1000万亩耕地,200年后累计达到20亿亩,也就是说我国可能拥有40亿亩耕地。耕地面积增加一倍,也意味着粮食生产能力也将增加一倍,即使以目前粮食单产计算,我国也能生产10亿吨粮食。有了充足的粮食,就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国不但能做到粮食自给,还能把我国人民的乳品供应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认为这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这是摆脱《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传统观念束缚后,我所做出的科学预见。
有关人造土壤技术,我写了不少短文,其中《浅谈人造土壤战略》一文,能够代表我的学术思想及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我相信任何人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在该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从表面上看,人造土壤技术似乎没有什么科技含量。那是再简单不过了,首先把石头捣碎研磨成粉末,再加上农家肥了,就制成了人造土壤。使用这种人造土壤生产出的小麦与天然土壤生产出的小麦没有什么区别。这项技术对于美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却是雪中送炭。对此,国人不应抱有偏见,不应采取轻视与排斥的态度,而应该是采取欢迎与扶持的态度,把我的一些有益的学术观点看成是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如果人们总是抱着《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传统观念不放,那将把中国的农业拖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接受“土地资源不是有限的”新观念之后,能把中国农业引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康庄大道上来。
如果人们对我所描绘的美好前景还是半信半疑的话,最好的办法是支持我做人造土壤技术中间试验,帮助我筹措20万元人民币,让我在野外条件下造2亩人造耕地,用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花生及蔬菜瓜果,这些农作物全部作为我的食物,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简化试验步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人造土壤生产食物安全性做出定性的判断。同时,这种试验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和宣传效果,对于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
看来,人造土壤技术走的是一条曲折的路。我已经走出了两步,第三步如何走,谁能给我指破迷津。
李 鹏 飞 2004年10月4日于辽宁盘锦

 
 
Copyright © 2009 - 2010 tuye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造土壤技术专利 发明人:李鹏飞  联系电话:13043864167
注意:本站人造土壤专利技术禁止用在违反国家法律用途,否则发明人将由法律维权!
辽ICP备09029614号 网站设计制作:辽宁纵横资讯 电话:188042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