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土壤技术讲座( 69 讲 ) → 欢迎下载欣赏(更新时间:2013年4月7日)
第19讲:有助于恢复绿色植被﹙中﹚

    恢复绿色植被的关键在于一个“土”字。让我做一个设想,在我国年降水量大于600毫米的地区,选择一座秃山作示范。在它的表面覆盖一层人造土壤,大约50厘米厚。然后我们再采用“封山育林”的办法,依靠自然界本身的复原力量,人们不去干扰破坏,只做些施肥和少许的管理工作。经过200年后,这座秃山基本上能够形成完整的动植物群落,构成完善的生物链。这种人工恢复的植被,无论是质量还是功能都与原始森林接近了。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我们用2000年的时间,把中国所有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的荒山或者秃山的表面,都覆盖上一层人造土壤,大约50厘米厚。2000年之后,它们都能变成原始森林。这种景象与我在南方4省所见到的景象,是截然不同的。至于我国的西部地区,除了解决土的问题外,还要应用工程农业技术解决储水、灌溉和土壤盐渍化的问题。还要靠各种水利工程解决水源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要牢记因地制宜的原则,种草还是栽树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解决草原土地沙化问题的关键,也是一个“土”字。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特别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细粒组分﹙粘土矿物﹚的大量减少,致使草场退化。我国的许多草场,如锡林郭勒、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三江源头等都已经严重退化,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也今非昔比。依靠自然力量恢复草原原貌,那仍然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其前提是停止人类的破坏活动,而这一点人类目前根本做不到。假如我们有办法做到,使草原表面覆盖上10厘米厚的,富含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的人造土壤,那末草原土地沙化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接下来,我们把管理工作跟上去,包括经常施用有机肥料、严禁捡拾牛粪作燃料、不要过度采割牧草、坚持“取多少,补多少,补大于取”的原则,再配合一定的水利工程和采取一些防沙治沙措施。这样,在不停止放牧的情况下,恢复草原原有活力也是可能的。我曾经设想过,用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和京津地区城镇的人畜大小便去治理内蒙草原的沙化问题。这个建议似乎有些离奇,甚至有些荒唐,现在被采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我相信,20年之后,在中国也许会有人认真地研究我的这一思路的。我相信,经过此番治理后的内蒙草原,将会是另外一种新面貌。

 
 
Copyright © 2009 - 2010 tuye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造土壤技术专利 发明人:李鹏飞  联系电话:13043864167
注意:本站人造土壤专利技术禁止用在违反国家法律用途,否则发明人将由法律维权!
辽ICP备09029614号 网站设计制作:辽宁纵横资讯 电话:188042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