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土壤技术讲座( 69 讲 ) → 欢迎下载欣赏(更新时间:2013年4月7日)
第52讲:如何做到“阻止水东流”呢?

    从地理学上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大的阶梯地带,我国的主要河流与山脉为东西走向,分割性强。我国年降水量630毫米,低于世界800毫米的平均值。我国又处于东亚季风带,全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大气降水分部极不均匀。许多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雨季过后往往是持续的干旱。这种气候特点给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些特殊问题。但是,同一个中国,几千年前的气候却与今天大不一样。那时森林遍布、草原广袤,气候温暖湿润。我国古代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见当时并不缺水,甚至出现以水为患。
    几千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近几十年的破坏,使我国的气候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几千年只是地史上的一瞬间,其变化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引起这么大的气候变动。追究根源我认为,我国现在的大气降水返回东海的速度太快了。这是因为我国青藏高原的草场在退化;我国西部雪山每年以5–7%的速度在退缩;长江、黄河、澜沦江等源头的植被遭受破坏,涵养水分能力大为减弱;长江、黄河、淮河、辽河等中下游水道变窄;大片沼泽、湿地、湖泊消失,调节功能减弱。于是我国的大气降水来去匆匆,落地后又迅速回到海洋里去了,致使我国西部和北方的干旱屡屡发生。
据我估算,西藏地区的雨水,最快能在2–4个月的时间内返回东海。而在几千年前,也许要200–4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返回东海。只有“阻止水东流”,才能保持西部气候湿润。才能使这些大气降水有机会在西部上空形成云团,又重新降落在西部的大地上。同时,也可能增加我国西部的年降水量,形成良性循环。只有“阻止水东流”,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雨之后,雨水才能被蓄积在森林笼罩下的枯枝落叶之中。雨水慢慢渗入地下或慢慢流入河中,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使之一年之内不再重复发生旱灾和涝灾。
那末,如何做到“阻止水东流”呢?
第一,应用人造土壤技术恢复绿色植被,修复地球生态环境。如上所述,这项工程大约需要2000年才能完成,其工程量特别巨大。
第二,依靠广义工程农业技术,实施巨大的工程农业项目以改善我国的背景环境。请允许我再次重复,“关于利用黄土高原的黄土大规模改良内蒙古草场的建议”和“关于我国防治风沙侵害不宜采用“空降兵式”(即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传统治理模式)的战略,应改为“治沙先治土”,从改良土壤做起,逐步改善气候条件,步步为营,从东南向西北推进的建议”。前者是利用天然的粘土矿物改变草原土质的组分,增加细粒成分,有利于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分。后者是利用人造土壤改变沙地(漠)的土质组分,增加细粒成分和有机质,有利于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分。这些大型项目,在宏观上都能达到恢复生态环境和改善背景气候的效果,但见效期亦很长。
第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兴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要尽可能地保存水资源不流走。有条件的地区,把水储存在地下那更是个好办法,能很快见到实效。
第四,应用﹙狭义﹚工程农业技术改善小范围内的气候条件。在我国西部地区,例如“三山坡地”,建立若干个基地和试验区,让我们站住脚,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到“阻止水东流”,能很快奏效。

 
 
Copyright © 2009 - 2010 tuye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造土壤技术专利 发明人:李鹏飞  联系电话:13043864167
注意:本站人造土壤专利技术禁止用在违反国家法律用途,否则发明人将由法律维权!
辽ICP备09029614号 网站设计制作:辽宁纵横资讯 电话:18804272244